一、FC/FCOE融合组网主要应用场景
1、 单台S6220
FC/FCOE 组建融合网络
组网描述:
1、单台S6220
FC/FCOE的组网相对简单,将存储和服务器的接口直连到交换机上即可,交换机实现FC/FCOE网络的互联互通。
2、对于IP网络相关的配置,推荐是将S6220做二层透传设备,也可作为用户网关。
产品支持情况:
目前仅S6220支持FC/FCOE融合,S6200,S12000仅支持FCOE。
2、 两台S6220 FC/FCOE 组建高可靠融合网络
组网描述:
双台S6220 高可靠组网:
推荐双台S6220独立运行的模式(也可采用VSU模式,VSU整机出现异常的时候回导致存储网络完全失效,独立的方式可以确保更高的可靠性)
CNA卡和HBA卡上面双链路分别连接到S6220上面,存储协议支持MPIO,实现多路径,注意这里上联存储网络没有聚合的概念。
IP网络S6220做为二层设备透传,以太网部分相当于服务器双链路连接至两台独立的交换机。
S6220如果做网关,太网网络的推荐方案:
1、将双台S6220做VSU组网(不推荐),对于FC网络来讲,可靠性反而没有2台交换机物理独立的高。
2、将双台S6220 组网为VRRP+MSTP模型。
产品支持情况:
目前仅S6220支持FC/FCOE融合,S6200,S12000仅支持FCOE。
3、单台交换机 E模式接入原有的存FC网络
组网描述:
1、单台S6220交换机直连FCOE存储、服务器, S6220也支持FC接口,可直连FC存储或服务器
2、使用FC-E模式连接客户原有FC网络(典型代表Cisco FC交换机)(E模式可以理解为FC路由)
3、对于IP网络相关的配置,推荐是将S6220做二层透传设备,也可作为用户网关。
产品支持情况:
目前仅S6220支持FC/FCOE融合,S6200,S12000仅支持FCOE。
S12000 DA卡仅支持FCOE,10.4(3b17)版本支持F模式,不支持E模式;
S6200仅支持FCOE,10.4(5b1)版本支持F模式和E模式;
S6220支持FCOE及FC,10.4(5b2)p1
版本同时支持F模式和E模式;
E模式兼容性列表:(截止当前文档发布时)
S6220支持E模式连接cisco的设备
,我司设备。
S6220不支持E模式连接brocade的设备,需要使用NPV模式互联,见场景5和场景6.
S6220不支持E模式
San-Port-Channel(聚合) 与cisco设备互联,支持与我司设备互联,聚合可以提升骨干链路带宽。
4、两台交换机 E模式接入原有的存FC网络,组建冗余可靠融合网络
组网描述:
1、两台S6220交换机直连FCOE存储、服务器, S6220也支持FC接口,可直连FC存储或服务器
2、使用FC-E模式连接客户原有FC网络(典型代表Cisco FC交换机)(E模式可以理解为FC路由)
3、推荐将S6220与原有的FC网络进行全连接(全连接能起到冗余备份作用,提供多条路径),
CNA卡和HBA卡上面双链路分别连接到S6220上面,存储协议支持MPIO,实现多路径,注意这里上联存储网络没有聚合的概念。
4、IP网络S6220做为二层设备透传,以太网部分相当于服务器双链路连接至两台独立的交换机。
S6220如果做网关,太网网络的推荐方案:
1、将双台S6220做VSU组网(不推荐),对于FC网络来讲,可靠性反而没有2台交换机物理独立的高。
2、将双台S6220 组网为VRRP+MSTP模型。
产品支持情况:
目前仅S6220支持FC/FCOE融合,S6200,S12000仅支持FCOE。
S12000 DA卡仅支持FCOE,10.4(3b17)版本支持F模式,不支持E模式;
S6200仅支持FCOE,10.4(5b1)版本支持F模式和E模式;
S6220支持FCOE及FC,10.4(5b2)p1
版本同时支持F模式和E模式;
E模式兼容性列表:(截止当前文档发布时)
S6220支持E模式连接cisco的设备
,我司设备。
S6220不支持E模式连接brocade的设备,需要使用NPV模式互联,见场景5和场景6.
S6220不支持E模式
San-Port-Channel(聚合) 与cisco设备互联,支持与我司设备互联,聚合可以提升骨干链路带宽。
5、 单台交换机 NPV模式接入原有的FC网络
组网描述:
1、两台S6220交换机直连FCOE存储、服务器, S6220也支持FC接口,可直连FC存储或服务器
2、使用NPV模式连接客户原有FC网络(典型代表博科 FC交换机)(可以理解为代理,对于FC交换机来说,我们的交换机就是终端)
当S6220 E模式不能与其他厂商设备对接的时候,推荐使用NPV模式。原来客户网络中的FC交换机为brocade的设备,我们交换机与brocade设备互联时候推荐是用NPV模式。
NPV的上行口只支持FC接口,当下行服务器比较多的情况下,推荐使用多条上行接口做动态映射,负载分担流量。
3、CNA卡和HBA卡上面双链路分别连接到S6220上面,存储协议支持MPIO,实现多路径,注意这里上联存储网络没有聚合的概念。
4、IP网络S6220做为二层设备透传,以太网部分相当于服务器双链路连接至两台独立的交换机。
S6220如果做网关,太网网络的推荐方案:
1、将双台S6220做VSU组网(不推荐),对于FC网络来讲,可靠性反而没有2台交换机物理独立的高。
2、将双台S6220 组网为VRRP+MSTP模型。
产品支持情况:
目前仅S6220支持FC/FCOE融合,S6200,S12000仅支持FCOE。
S12000 DA卡仅支持FCOE,10.4(3b17)版本支持F模式,不支持E模式。
S6200仅支持FCOE,10.4(5b1)版本支持F模式和E模式。
S6220支持FCOE及FC,10.4(5b2)p1
版本同时支持F模式和E模式,支持NPV模式;
6、 两台交换机
冗余高可靠性 NPV模式接入原有的FC网络
组网描述:
1、单台S6220交换机直连FCOE存储、服务器, S6220也支持FC接口,可直连FC存储或服务器
2、使用NPV模式连接客户原有FC网络(典型代表博科 FC交换机)(可以理解为代理,对于FC交换机来说,我们的交换机就是终端)
当S6220 E模式不能与其他厂商设备对接的时候,推荐使用NPV模式。原来客户网络中的FC交换机为brocade的设备,我们交换机与brocade设备互联时候推荐是用NPV模式。
NPV的上行口只支持FC接口,当下行服务器比较多的情况下,推荐使用多条上行接口做动态映射,负载分担流量。
3、IP网络S6220做为二层设备透传,以太网部分相当于服务器双链路连接至两台独立的交换机。
产品支持情况:
目前仅S6220支持FC/FCOE融合,S6200,S12000仅支持FCOE。
S12000 DA卡仅支持FCOE,10.4(3b17)版本支持F模式,不支持E模式。
S6200仅支持FCOE,10.4(5b1)版本支持F模式和E模式。
S6220支持FCOE及FC,10.4(5b2)p1
版本同时支持F模式和E模式,支持NPV模式;
二、 FC/FCOE融合组网项目信息收集
提前进行信息收集,帮助评估风险及组网选型,选定上述组网模型中的一种。
三、 组网附加说明:
1、对于单台S6220的FC/FCOE的融合组网,网关推荐部在S6220上游设备,S6220简单的做一个IP网络的二层透传设备即可,如果网关设置在S6220上面可行。
2、S6220可以同时承载FC/FCOE及IP业务。
S6220支持分别配置zone将不同的服务器和存储进行隔离。
3、E模式与原有FC存储网络(cisco)互连,推荐与原有网络进行全连接的方式互连,由于FC网络不存在环路的概念,全连接的起到冗余备份的作用。
4、NPV模式与原有的FC存储网络(博科)互联。
5、 对于多台6220的FC/FCOE的融合组网,冗余组网的要求,服务器或者存储的双上联分别部署在不同的设备上,S6220依然推荐做一个简单二层透传设备即可,如果要 将网关设置在6220上面,推荐部署S6220
VRRP+MSTP的组网模型,而不推荐做VSU(整体可靠性没有物理独立高)。
6、存储设备(典型存储厂商EMC
NATAPP)带支持FCOE功能的CNA卡和支持FC功能的HBA卡,存储的主备控制器均接入S6220设备。
7、服务器操作系统不做要求,服务器网卡包括CNA网卡(支持FCOE),FC功能的HBA网卡。
设备硬件配置及版本要求
目前我司就S6220系列设备同时支持FC接口和FCOE接口,S6200,S12000DA卡仅支持FCOE:
1、S6220-24XS的08-FC扩展卡支持,默认为FC模式。
2、S6220-48XS的te0/1-te0/8端口(默认为以太口,支持FCOE)可以切换成fc0/1-fc0/8(切换后需重启设备)
切换命令:
S6220(config)#convert
interface slot 1 port 1 to fc
S6220(config)#convert
interface slot 1 port 2 to fc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S6220(config)#convert
interface slot 1 port 8 to fc
部署FC/FCOE融合网络的软件需求:
FC对应功能支持的版本
S6220为10.4(5B2)及以上版本
zone功能要使用S6220为10.4(5b2)p1及以上版本
npv功能要使用S6220为10.5(5b2)p1及以上版本
四、配置要点
FCOE配置
1、 开启LLDP功能 (默认开启)
2、 开启DCB相关功能 (配置方式参见交换机DCB配置章节)
3、 开启FCOE功能 (配置方式参见交换机FCOE配置章节)
FC配置
3、 开启FCOE功能 (配置方式参见交换机FCOE配置章节)
4、FC功能配置(包含E模式和F模式)
5、ZONE功能配置
6、NPV功能配置
服务器配置
7、服务器主要配置:
(1)安装HBA网卡驱动
(2)获取磁盘
存储配置
8、存储配置: (NATapp相关存储配置参见FCoE存储配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