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功能配置(详细) >> pppoe认证计费 >> 应用场景及功能原理 >> |
一、应用场景
针对出租房场景网络统一管理的需求,需要实现PPPoE接入认证计费功能。使用EG网关作为出口,在其上开启PPPoE Server计费功能。下级终端、设备通过PPPoE
拨号接入方式认证上网,不依赖外部服务器,仅依靠设备自身对用户的上网行为进行计费与限制。
二、功能原理
PPPOE协议提供了在广播式的网络(如以太网)中多台主机连接到远端的访问集中器(能完成上述功能的设备也称为宽带接入服务器)上的一种标准。在这种网络模型中,所有用户的主机都需要能独立的初始化自已的PPP协议栈,通过PPP协议所具有的一些特点,能实现在广播式网络上对用户进行计费和管理。为了能在广播式的网络上建立、维持各主机与访问集中器之间点对点的关系,那么就需要每个主机与访问集中器之间能建立唯一的点到点的会话。
PPPOE协议共包括两个阶段,即PPPOE的发现阶段(PPPOE Discovery Stage)和PPPOE的会话阶段(PPPOE
Session Stage)。这里更注重对PPPOE发现阶段的说明,对于PPPOE的会话阶段,可以看成和PPP的通信过程是一样的,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只是在PPP的数据报文前封装了PPPOE的报文头。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数据报文最终会被封装成以太网的帧进行传送。
当一个主机希望能够开始一个PPPOE会话时,它首先会在广播式的网络(协议中是这样说的,但在实际应用中,可能还要跨跃多点访问的网络,如ATM等,从而就形成了PPPOEOA的数据包)上寻找一个访问集中器,当然可能网络上会存在多个访问集中器时,对于主机而言则会根据各访问集中器(AC,Access
Concentration)所能提供的服务或用户的预先的一些配置来进行相应的选择。当主机选择完了所需要的访问集中器后,就开始和访问集中器建立一个PPPOE会话进程。在这个过程中访问集中器会为每一个PPPOE会话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ID,会话建立起来后就开始了PPPOE的会话阶段,在这个阶段中已建立好点对点连接的双方(这种点对点的结构与PPP不一样,它是一种逻辑上的点对点关系)就采用PPP协议来交换数据报文,从而完成一系列PPP的过程,最终将在协商建立的点对点的逻辑通道上进行网络层数据报的传送。
1、PPPOE协商
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通讯协议(二层)
· 发现阶段
获取MAC地址,并分配会话ID
· LCP协商
协商MRU
协商认证方式
· 认证阶段
校验用户名,密码
· IPCP协商
协商IP地址
· 保活
定期发送
2、PPPOE SERVER用户认证与上线流程
PPPOE
SERVER用户认证与上线流程
3、用户管理
自身维护一个用户信息库,用于对用户身份合法性认证,本地计费自身维护一个用户数据库,当用户通过PPPoE client进行认证的时候,与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、策略匹配,作出合适的行为分配。
4、计费通告
通告系统要实现的是账号到期提前通告,通告的形式为一个html页面,在用户访问网页的时候跳转到此通告页面。当用户的帐号快到期的时候,对用户的HTTP流量进行代理,代理生成应答到一个预置的页面,提示用户。
5、账号通告
1) 截获浏览器发出的HTTP GET请求
2) 回应重定向报文(200 OK方式)
3) 二次重定向降噪
4、快到期账号的通告:
1) 通告功能开启后,账号快到期时,自动进行通告
2) 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网页时,被重定向到通告页面
3) 每间隔一个通告周期,开启一次通告,每次通告开启后生效时间3分钟
4) 每次成功推送通告页面后,通告关闭,等待下一个通告周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