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能原理:
QoS流量控制模块,它负责基于应用优先级进行区分服务的QOS,通过提供保证带宽、最大带宽、带宽租借、共享通道、Per-IP流量控制、Per-User流量控制等功能,最终实现应用优化、流量保障和流量控制的流量控制能力。配合DPI为核心的深度包监测技术和DFI为核心的深度流行为监测技术,能够精确到对每个session的数据包的监测和控制,同时结合PFQ技术、三速率双色令牌桶算法,提供自定义Pipe通道、自定义VC通道、保证带宽设置、最大带宽限制、带宽租借、Per-IP带宽控制、Per-User带宽控制、共享带宽控制、权重设置以及应用优先级等一系列的应用优化和带宽管理控制功能,支持Inbound以及Outbound双向的带宽管理与控制。
一、目前的流控版本
1、2.6.36及其以前的版本:
1)inbound和outbound代表流量方向。对外网口来说,Inbound代表下载,outbound代表上传。
2)流量管理:outbound、inbound两个方向上可以建立父通道和子通道。父通道和子通道都可以被调用,但是只有子通道可以设置per-ip属性
3)策略中心:对建立好的时间、IP、应用等对象,将流量整形到不同的流量管道
4)优先级说明:优先级越高,在网络拥堵的时候带宽将被优先保证,如果所有通道的优先级都一样,则在网络拥堵的时候相互之间会有影响;所以建议像WEB类的业务优先级设置高点,P2P类的业务可以相对低一些;
控制方式分3种:
1)SFQ,随机公平队列,后面“Y”、“N”选择的区别
选择Y:设备定时检测当前使用该通道的用户数,当前可用总带宽除以用户总数后便是当前每个用户可用的最大带宽,每个用户的流量不能高于该值;
选择N:使用该通道的所有用户的总流量不能高于设置的值,每个用户无固定最大可用带宽;
2)PerIP:可以设置每个IP的动态保证带宽以及动态最大带宽,控制有效限制的用户数;
3)PerNet:根据网段进行控制(比较少应用);
比如当前最高在线IP有1000个,则在PerIP中限量字段需要填写大于1000的值(如1500),如果小于1000,则后面接入网络的用户将可能无法得到该通道的带宽
2、2.8.26及其之后的版本:
流量管理:新增Pipe、VC、共享池、权重概念
策略中心:MAC认证、Quta及Quta超限动作
1.Pipe和VC:
网管人员可以自定义若干个Pipe,在每个Pipe下可以自定义若干个VC
。
每个Pipe和VC都可以设置最大带宽,并且同一个Pipe下的所有VC的最大带宽之和不大于Pipe的最大带宽。
每个Pipe和VC都可以设置最大带宽,并且同一个Pipe下的所有VC的最大带宽之和不大于Pipe的最大带宽。
例如,Pipe1的最大带宽为12Mbps,Pipe1下设置了三个VC,分别为VC1(最大带宽5Mbps)、VC2(最大带宽4Mbps)和VC3(最大带宽3Mbps)。
这表明:在实际网络环境中,VC1、VC2和VC3的流量总和最大为12Mbps,其中,VC1的最大带宽为5Mbps,VC2的最大带宽为4Mbps,VC3的最大带宽为3Mbps。
2.Share Rate
Pool:
网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,将若干个Pipe(或者VC)放入一个Share
Rate Pool中,并设置不同的权重,以达到多样化的流量控制目的。
注:Pipe和VC之间无法建立Share Rate Pool
如上图所示,可以将Pipe1内的VC2和VC3建立Share1;将Pipe2内的VC5和VC6建立Share2;亦可跨越不同的Pipe,将Pipe1的VC1和Pipe2的VC4建立Share3;也可以将Pipe1和Pipe2建立Share4。
3.权重:
对进入同一个Share Rate
Pool的Pipe或者VC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重,权重大的Pipe或者VC能获取更大的带宽。
例如,设置VC1、VC2、VC3和VC4的最大带宽均为5Mbps,并将其纳入Share1中,设置权重分别为1、1、2、1,Share1的最大带宽为10Mbps,则表示在Share1中,VC1至少获取的带宽为10*1/5=2Mbps,依次类推,VC2、VC3和VC4至少获取带宽分别为2Mbps、4Mbps和2Mbps。
4.normal和per-ip:
每个Pipe、VC和Share都可以设置属性
lNormal属性:设置此Pipe、VC或者Share通道的最大带宽;
lPer-ip属性:设置流经此Pipe、VC或者Share通道的每一个IP的最大带宽。
例如,如若设置一个VC,normal属性,最大带宽为10Mbps,则表示流经此VC通道的最大带宽为10Mbps;如若将此VC的属性更改为Per-ip,则表示流经此VC通道的每个IP的最大带宽为10Mbps。
5.Prioritization(优先级):
优先级:基于业务应用的优先级,将组织内部的业务应用划分为1~16级等共16个优先级,其中1级为最低,16级为最高
6.其他流控相关概念(扩展)
最大带宽:VC或Pipe的最大带宽与share的最大带宽比较,使用数值小的那个值作为最大带宽
保证带宽:给VC划分的最少的带宽,如果不用可以给其他VC用
带宽租借:Pipe和VC的带宽剩余,可以给其他Pipe和VC使用,当自己要用时,可以优先取回
Per-IP带宽控制:可以通过设置某个流量通道的参数来控制进入此通道的每个IP地址的最大带宽
共享通道带宽控制:若干个Pipe(或者VC)放入一个共享通道中,并设置不同的权重获得保证带宽,但不会超过share的最大带宽,或者自己的最大带宽
实现带宽嵌套:通过Pipe、VC的相关从属关系以及Share
Rate Pool通道和权重的设定可以实现多级带宽嵌套的功能
带宽配额(quota)功能: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流量控制的方法和思路,无需限制用户或者应用的速率,只需对其在某段时间内的总流量进行限制。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带宽资源,杜绝资源的浪费。
由于Quota对应的规则表存储于外挂数据库中,所以请先进行数据库的配置,再进行Quota规则的设置
注:2.8.X版本如果需要使用Quota,需要安装数据库
3、几个重要概念区别
1.Pipe、VC 和共享池的区别
2.8 系列的版本默认没有Pipe 和VC,需要新建Pipe
和VC 供策略中心使用:
1)先建立Pipe,才能在Pipe 下建立VC。
2)只有VC 能被策略中心调用,Pipe 无法调用。
3)共享池只有一级通道,无法同“流量管理”一样建立二级通道。
4)共享池被Pipe 调用后,就无法被VC 调用。
2.流量管道里的“属性继承”
Pipe 或者Pipe 调用的共享池的属性,被Pipe 下的VC
继承,也就是VC 拥有Pipe 或者Pipe 调用的共享池的属性。
如上图的“PPLIVE”“FLV”“other”三个VC 继承了“20”这个Pipe
的“20Mbps”和“perip1M”,则这个三个VC 具备以下属性:
1)三个VC 的实际最大下行流量之和不超过20Mbps。
2) 匹配这三个VC 规则的单个IP 的下行流量不超过1Mbps,通过“属性继承”,新版本可以实现不同级别的带宽嵌套。
3.共享池有何作用:
共享池给每个Pipe 或者VC 对象一个保证带宽,每个Pipe
或者VC 至少获得这样的一个保证带宽,当其他Pipe 或者VC 不用时,可以获得更多的带宽。
1)VC 获得的最大带宽不会超过自己的最大带宽,或者共享池的最大带宽,以数值小
的那个为准。
2)共享池的带宽即为每个Pipe
或者VC 的带宽之和。
3)当带宽全部分配满,其中一个Pipe
或者VC 要增大,必须等其他的VC 空出带宽,或者调整共享池里每个Pipe 或者VC 的权重,或者调整共享池的最大带宽。
4.per-IP 的限量是什么意思
在使用Per-IP 策略时,需要设置“限量”:
此参数限制能进入到该通道“VC1”的IP 个数,一般可以选择最大值51200。同样,如果是Per-NET,则是限制能进入到该通道“VC1”的子网个数。
4、配置流控策略,设置通道一些注意事项
1.不能被识别的,或者是没有明确定义走那个通道的都走默认通道。
2.保存配置时,所有的策略都会走到默认通道。
3.在全局设置成bypass的流量,也会受到默认通道的控制。
4.ACE系统中不管控的所有流量都走default通道,因此切记不可将default通道的带宽配置得太小。
5.如果软件版本是2.8.27(包括2.8.33)(硬件版本为v1.0/v2.0/v3.0),优先级的取值范围是0~7,,0代表最优先,7代表最低;如果硬件版本是V5.0,优先级范围是0~15,此时0代表最低优先级,15代表最高优先级;如果版本2.8.26的软件版本,优先级的取值范围是1~16,那么它所代表的含义相反,1代表最低优先级别,16代表最高优先级